小小团子店上央视,一天利润2000+
在湖北荆州监利县,有家春霞团子店,店主是个大姐,只卖两样食品——炸团子和蒸团子。
团子做法很简单,多种大米混合后用机器分别磨成粉和颗粒,蒸熟后放进馅料捏成团子,然后将粉团子直接蒸熟,颗粒团子则先蒸再炸,香气四溢的蒸团子和炸团子就出锅了。
在监利当地,这既是特色小吃,也是日常主食,很多人会作为早中餐来吃。
据大姐说,自己家卖了24年团子,以前是她父亲卖,她父亲又将技术传给了她,还曾上过央视,也算是小有名气。
所以别看小店面积不大,门前只有一个小铺位,生意却是好得不得了,即便是淡季,大姐一天卖十几个小时,也能卖出两千个团子。
价格方面,素团子1.5元1个,荤团子2元1个,这样算算,一天的保底收入是3000元,除去成本,至少能赚个2000多块钱,这利润可以说是非常高了。
我们可以想一想,既然团子是监利的一种主食,那这种类型的店铺肯定不会少,为何偏偏春霞大姐的生意能那么好呢?
这里面除了开店时间长以外,央视的宣传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对外地游客来说,本地特色美食本身就充满吸引力,而如果这家本地美食店铺还上过央视,那自然是让人不得不去尝一尝了。
而对本地人来说,价格差不多,其实在哪家买都一样,但是有家店铺上了央视,这是一种地区荣誉,自然也要多支持支持了。
这就是一种品牌效应,就是说,“春霞团子店”经过央视的光环加持后,已经不仅仅只是一家团子店,而是成为了一个品牌,当大家想吃团子的时候,就会想到这家店。
论“品牌”的重要性
假如我是路边烤鱿鱼的,有路人来买就烤,烤完直接给人家拿走,那在人家的印象中,我只是一个路边摊,什么也没有,过了就过了,就算我烤得味道很好,也难以让人家记住我。
但是如果我立一个小牌子在旁边,上面写上“大叔烤鱿鱼”,然后在网上定制一些带有“大叔烤鱿鱼”的包装袋,烤好鱿鱼后给人家装起来,那我就有了品牌雏形,跟其他摊贩产生了区别。
首先人家知道我这里叫“大叔烤鱿鱼”,如果他喜欢我这里的鱿鱼,那他就会记得“大叔烤鱿鱼”的鱿鱼很好吃,跟别人推荐的时候会说某条路的“大叔烤鱿鱼”很不错,而不是某条路有个摊位的鱿鱼还不错,这其中的差别是很大的。
其次我提供了打包服务,让客人在不想马上吃的情况下能够拿着包装行走,不仅美观了许多,还不用担心会在行走过程中被汽车尾气或者空气中的灰尘弄脏。而当客人看到包装袋上的名字时,对我这家“大叔烤鱿鱼”的印象又会深了几分。
一来二去,他们就会记住我的摊位,每次想吃烤鱿鱼,就会想到有个“大叔烤鱿鱼”很不错,从而使得回头客越来越多。而比起这些回头客的复购利润,所花费的成本根本不值一提。
大家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可能有人会说,上面都是理论,实践起来不一定会像说得那么好听,那我们来说说实际的例子。
在东莞的老城区,有个美食夜市叫光明市场,里面吃得喝得啥都有,几乎每天晚上都是爆满状态。
最开始的时候,光明市场开在旧居民区的一条路上,摊位挤摊位,几乎各个摊位生意都很红火,后来市场整改,转移到了一栋闲置楼的二层,摊贩有了自己的店面,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哪家生意好哪家生意不好。
这是因为在路上的时候,许多摊位都没有名字,大家虽然能尝出味道好坏,但是对摊位没有具体印象,所以每次来都是挨家尝,每个摊位也就都有生意。
整改后,摊位变成店铺,虽然只是10多平的小店,但商户给店铺起了名字,客人进入店里吃饭,知道不同店铺的味道好坏,也能体验到不同店的服务,这样一来,客人对店铺有了清晰的印象,下次再来这里就会直接选择喜欢的那家。
这就是“品牌”的作用。
我知道很多做小本生意的小伙伴都不太在意这些商业上的概念与经营方式,觉得太过繁杂。
但其实只要多花点时间去了解,就能掌握它们的本质逻辑,而如果能将这些逻辑用到自己的生意上,那对自己的生意提升会有很大的帮助,很多大企业都是通过这种方式从小生意成长起来的。
我们都不想一辈子只是守着个小生意过活,那既然这些东西能够帮助我们改变,花一些时间去试一试也是值得的。
你们说呢?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码字不易,记得给阿文点个赞和在看,分享转发一下。